首页 特稿 观 察家 纪实 维权 国际视野 案 与法 论坛首页 文化家园 工人心声 专栏 关于我们
当年期刊

主管:中华全国总工会
主办:中国劳动关系学院
网址:chineseworkers.com.cn
电话:010-88562047
传真:010-88560057
E-mail:cnwk@ciir.edu.cn
邮编:100048
地址:北京阜外增光路45号

本期杂志
  • 2010年第1期
  • 2010年第2期
  • 2010年第3期
  • 2010年第4期
  • 2010年第5期
  • 2010年第6期
  • 2010年第7期
  • 2010年第8期
  • 2010年第9期
  • 2010年第10期
  • 2010年第11期
  • 2010年第12期
  • 2011年第01期
  • 2011年第02期
  • 2011年第03期
  • 2011年第04期
  • 2011年第05期
德国工厂之旅 连载之一
发布时间:2011-3-15
来源方式:原创

林燕玲  郑桥  张方伟

    两年前,应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邀请,中国工会考察团经历了18天的德国工厂之旅,跨越半个德国,先后访问了原东西德七个城市的九家工厂企业。所到之处,我 们与德国工人、工会工作者、企业委员会委员、企业管理人员、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。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连载,就是这次工厂之旅的全程记录。
    考察团成员包括:广州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、广州汽车集团工会主席刘辉联、北京建工集团工会主席刘丽臣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林燕玲教授、劳动关系系 副主任郑桥教授、科研处副处长张方伟副教授,以及广州市总工会生活保障部的张龙先生。德国的彼得·弗兰卡(Peter Franke)和沃尔夫冈·邵伯克(Wolfgang Schaumberg)先生不仅为我们的考察做了周密的安排,而且全程陪同我们,在德国不来梅大学学习的中国博士生王倩为我们作翻译工作。
    《德国工厂之旅》是一本比较独特的书:
    其一,我们力图从工会和劳动关系的视角书写现在的德国。工会业内的人都知道,20世纪80年代时,出版了一系列介绍各国工会的小册子。正是从那些小丛书 里,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外国工会的基本状况。但是之后的很长时间里,虽然各类图书铺天盖地,介绍他国工会的书却少之又少。我们与外国工会彼此是那么不了 解、不熟悉。经济全球化对工人和工会的挑战,需要各国工人和工会组织相互了解,进而相互理解,协调行动,通过这次考察,我们对此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。写作 此书的目的,就是想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工人和德国工会。
    其二,我们想用轻松和诗意的文笔感悟专业领域的人和事。本书采用散文随笔的手法,并且图文并茂,让读者在工厂之旅中了解德国工人的生活和工作、企业委员会 和工会的关系、工厂的今昔、工人所处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等等。作者从各自的角度多方位观察、思考,记录了各自内心最直接、最深切的感悟。一个接一个的故事, 一个接一个的人物肖像,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们。现在,我们希望能与读者分享。
    其三,我们从中国工人和工会的角度写德国,有的放矢。德国工厂之旅,并非旅游观光。其实,无论是参观工厂,还是旁听劳动法庭;无论是看柏林墙,还是两德统 一话工会;无论是亲身参加工会活动,还是听企业委员会主席的报告,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联系到中国相关领域的问题和做法。德国确实有许许多多值得中国学习 和借鉴的地方,当然,德国工会同样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,他们也正在探讨解决的办法。因此,我们特别希望中德两国工人、工会之间的交流、互访能够不断地进行 下去。
   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梦想,如果有可能,继续法国工厂之旅、美国工厂之旅,把一个一个国家工会的状况活灵活现的呈现给大家。说实在的,中国工会代表团每年出访 无数,如果每个团回来后都能充分地与大家分享所见所闻该有多好。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翻译成德文(德文译本2010年底就可以完成)、英文,希望能够有更多 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复制我们的模式,从而增进世界各国工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。

    柏林五日纪行
    德国工厂之旅的整个考察活动是从柏林开始的。在柏林我们度过了五个日夜,新鲜、忙碌、马不停蹄。感受是初步的,也是丰富多彩的。

    第一天:初见柏林
    2008 年11月27日,我们乘坐的飞机到达柏林时,已经是黄昏时分。天刚下过雨,机场地面湿漉漉的。柏林的冬季,阴多晴少,灰蒙蒙的天空,叫人兴奋不起来。也许 是受天气的影响,我们见到的德国人,个个深沉矜持,少言寡语。
    在机场,我们见到了彼得先生。他是“德国工厂之旅”项目负责人,彼得和沃尔夫冈先生将全程陪同我们完成在德国的交流考察活动。来机场接我们的还有汉斯先 生。他是柏林宝马摩托车厂的退休工人,是德国五金工会在柏林的代表,也是我们“德国工厂之旅”柏林站的“地陪”。
    我们的“专车”是一辆大众牌子银灰色中型面包车。车是租来的,后来的十几天时间,彼得和沃尔夫冈先生亲自驾驶它,带我们走遍了半个德国。
    彼得驾车送我们去旅店。车子穿行在柏林市街道上,因天色已晚,车窗外边的景致,已经看不清楚了。但当车子快速通过著名的勃兰登堡门时,大家还是禁不住为之 一振。暮色中的勃兰登堡门,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。它朦胧、亦真亦幻,在历史与现实间,瞬时转换。那种感觉是很难有的,这也许正是人类物质文明遗产所具有的 魅力。

    第二天:12个小时,五场活动
    到达柏林的第一个工作日,紧凑的安排、高密度的活动,让我们着实领教了什么叫德国的工作节奏。
    也许是时差的原故,凌晨3点有人就醒来了。撩起窗帘向外看去,天还没有亮,灯火通明的大街上,依旧穿梭着来往车辆。柏林和北京一样,都是不夜城,没有片刻 的安宁,但此刻,似乎柏林比北京还要“热闹”。
    上午8∶30,我们来到了德国联合服务行业工会(Ver.di)总部。今天只是“借用” Ver.di总部办公楼的一间会议室,召开“德国工厂之旅”行程说明会。完成了后面的行程,我们才知道这个Ver.di在德国工会界的名气。
    彼得向考察团介绍了整个考察活动的安排,之后,又为我们放映了一部关于柏林的影片。柏林是著名的欧洲古都,始建于1237年。1945年纳粹战败后,苏、 美、英、法4个战胜国分区占领了柏林。此后随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成立,柏林被分为东、西两个城市。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修建了柏林墙,将东西两 区隔离。1990年10月3日,两个德国统一,东、西柏林也再次合并为一个城市。次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决定,柏林为德国统一后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。可以 说,柏林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,而且那些历史事件,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。特别是德国的分裂与统一,始终萦绕在德国人心中,挥之不去。历史没有 退色,留给后人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。
    上午10∶00,我们从Ver.di总部出来,开车前往柏林奥梯斯(OTIS)电梯工厂。一路上,我们快速浏览了柏林东部地区市容。总体感觉是,这里的街 道不宽,两边多为6至7层楼房,不新也不旧。样式比较单一,偶尔也能看见独栋别墅,虽然算不上华丽,但有设计和风格。这里的楼房,外墙颜色多为冷色调,沉 稳凝重,但比较压抑。
    我们中多数人是第一次走进德国本土工厂,所以都很好奇,也很期待。在厂门前,办好进厂手续,收起相机(在德国的工厂里基本都不许拍照),跟随前来迎接我们 的企业委员会负责人进入工厂。大家总的感觉是,德国企业是井然有序的社会组织,德国企业文化不仅成熟有特色,而且很有底蕴,水准很高。奥梯斯工厂,虽然厂 区不大,环境也并非绿树成荫,花团紧簇,但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,物资摆放整齐,厂区特别整洁,样样有规有矩。见厂如见人,这就是德国人的工作作风,无论办 事做人,他们都很认真严谨。
    中午,在奥梯斯职工食堂用餐。食堂的环境非常好,窗明几净,阳光撒满大厅。自助式的午餐十分丰盛,各种饮料,甜品应有尽有。我们看到,三三两两的职工聚在 一起,边聊边吃,十分放松。那位企业委员会主席陪我们一起吃饭,席间还经常与熟悉的工友们打着招呼。后来十几天的行程中,我们大多都是这样进餐的,不仅没 有众多的德方人员“陪吃”,而且晚餐时还经常与不同的德国工人见面,聊天,工作就餐两不误。我们发现,土豆是德国人最主要的食品,几乎每餐必见。德国人的 饭量,也的确比中国人大得多,细想一下也合情合理,德国人都人高马大。
    离开奥梯斯,我们前往“柏林社会咨询中心”。该中心是由教会主办的。当我们驱车来到位于柏林市区的这个新教教堂时,几天来少见的阳光突然不期而遇,洒落在 美丽的教堂建筑上,红色建筑配上周围绿色草木,使人赏新悦目。这座教堂刚刚装修过,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。只可惜,我们没有时间走进教堂,听听关于它的故 事,欣赏它内部装饰及物件。即便如此,我们依然感到了来自它的艺术震撼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    现在想起来,类似这种“遗憾”,其实始终与我们“德国工厂之旅”相伴。传说中的德国名胜古迹,都不在我们的考察行程中,可望而不可即。考察活动的组织者彼 得先生的一句话我们至今难忘:“在德国,考察是工作,没有观光之意。游览观光是个人的事情,二者要区别开。” 这就是德国人。彼得带着德国工人考察团来中国考察时,也同样如此,没有旅游只有工作。这一点与中国很不相同。中国人可以把考察与观光结合起来,而且,借考 察之名,行旅游之实的也不在少数。我们在德国期间虽稍有遗憾,但事后回顾全程,感悟颇深,我们半个月时间有如此之大的收获,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此。
    一位教会神职人员,早已迎候在门口。他是我们要见的弗兰克·施特格尔(Frank Steger)牧师。弗兰克·施特格尔牧师是这家“社会咨询中心”负责人。他把我们带到教堂旁边的小楼上。楼道里干干净净,墙上贴着老照片和教会活动传 单。木地板配上白色木制门窗,给人安静和放松的感觉。牧师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,精神健硕,一身西装十分得体,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很 好。
    30年前,成立“社会咨询中心”的直接原因,是柏林严重的失业现象。当时,柏林地区(西柏林)的失业率是5%,这是一个在当时让德国人感到不安的数字。为 了救助那些失业者和贫困者,成立了中心。几十年来,中心一直秉承这一宗旨开展活动。直到现在,中心主要工作还是向失业者和贫困者提供帮助,如法律、失业救 济金及工作岗位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。教会的咨询中心实际上成为政府劳动就业部门的一个补充。同时他们还不断呼吁政府要关心和解决民生问题,如提高最低生 活保障标准、提高住房补贴标准等。积极宣传公平、自由的社会价值观。
    离开教会,天色渐暗。德国的冬季,天黑得特别早,下午4点钟,天就黑了。这种自然景象与北京很不一样。在朦胧的暮色中,我们驱车赶往柏林贫困街区。路上, 我们一直在想,柏林贫困街区是什么样子?生活在那里的人情况如何?
    彼得想得很周到,请来一位家住本区的失业妇女,为我们做临时“讲解员”。柏林的夜晚天气很冷,我们冻得缩成一团,我们的临时“讲解员”却工作得一丝不苟, 让大家很感动。
    “讲解员”带着我们在贫困街区中穿行,她边走边讲。因为天已经黑了,她指给我们看的东西,已经模糊不清。通过她的介绍,我们了解到,其实,这里很多建筑既 有历史,又不乏故事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看到一幅巨幅彩色壁画,画在一座三层小楼的房山墙上,令人惊奇。我们仿佛感觉到,昔日这里的市井生活喧闹和繁 华。如今,与柏林其它街区相比,这里的建筑许多年久失修,陈旧不整,涂鸦到处可见。几条走上去凹凸不平的石头马路,根本不能行车。我们几位女士庆幸没穿高 跟鞋,否则寸步难行。这里似乎已经变成被现代社会遗忘的角落。我们发现,贫困街区商店里的商品价格比较便宜,但质量较差。据说,在这里居住的人多半是移民 和外籍劳工,多为波希米亚族人。我们在穿行街区,与街上行人擦肩而过时,感到他们的气质和穿戴,的确与柏林其它街区的人不同。不过,街道上几盏高悬的很有 特色的“星星灯”,格外引人注目,多少使这里有些浪漫和梦幻的气氛。“星星灯”是希望的象征,但愿这里的人生活得更好些。
    临别时,我们把从北京带来的小礼物送给女讲解,她很喜欢。其实,小小的礼物,根本承载不下我们对她的感谢之情。德国妇女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,给我们留下了 难忘的记忆。
    这一天的最后一项活动,是去“土耳其移民活动中心”。这是一个民间性机构,坐落在一栋破旧楼房的三层,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房间里,有临时拼搭的餐桌,旁边 是供孩子们看书玩乐的区域。我们在那里一边吃着简朴的晚饭,一边与土耳其移民工人进行非正式交流。
    回到所住的宾馆,已是深夜十点半。

    第三天 :“全球化、工业冲突和社会伙伴”论坛
    上午9∶30,我们乘车前往德国五金工会(IG Metall)总部。大家都身着正装,精神饱满。刚出门,天就下起小雨,而且是雨雪交加。以后的行程让我们逐渐习惯了德国冬季这样的天气。
    10分钟后,我们到达德国五金工会总部。德国五金工会总部是一座独栋大楼,看上去没有Ver.di总部大楼那么新和气派。楼的外装饰并不华丽,普普通通, 但造型很独特。全部门窗都是钢铁材质,与“五金工会”的名字非常相称。我们走进会议室,参加论坛的德国朋友已经到了。大家围绕长方型会议桌依次落座。组织 者为能成功举办本次国际论坛,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。参加论坛的有,来自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、工会组织领导和工作者、企业委员会负责人,还有其他非政府 组织成员,共27人。
    论坛主题是:全球化背景下,工业冲突和社会伙伴关系探索——以德国和中国基层劳动关系为例。论坛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。与会者围绕劳资关系和工会 方面的各种话题,进行了非常热烈而深入的讨论,大家一个共同的感受是,各国工会与劳资关系方面的专家学者、实际工作者应该多多加强交流与研讨,全球化环境 让我们必须共同面对许多全新而复杂的课题。参加论坛的很多德国朋友,在我们后来的访问过程中都再次见面,大家讨论的话题一直在延伸。对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的观察与思考,我们将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一一介绍。
    会议结束后,我们被带到所谓的柏林特别街区。这里是原东德和西德的交界地区,属西德管辖。环顾四周,感觉这里与柏林其他街区确实不同,街道两旁的建筑很 旧,卫生差、穷人多。据说,每年在这里都要举行各种抗议活动。参加者多为年轻人。抗议者经常与警察发生冲突。每当活动过后,这里就是一片狼藉。旅行社意识 到,这是一种可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。于是,他们把游客也带到这里“观光”,一来二去,就有了名气;紧随其后,这里的房价即开始上涨。据说,最近柏林市政 府要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改造,让住在这里的人搬迁,为此矛盾重重,改造工作举步维艰。

    第四天:跑着看柏林
    一晃,来柏林已经是第四天了。除了工作,我们没有时间去任何名胜古迹,心里不免有些着急。去了一趟德国,如果回来告诉人家连勃兰登堡门、柏林墙都没见着, 也太不可思议了。于是我们决定早起两个小时,赶在工作开始之前,快速奔赴几个重要景点看看。沃尔夫冈先生主动为我们当向导,这让我们很高兴和心存感激。匆 匆用完早餐我们一行四人便出发了。我们先乘城市快线列车在柏林最新、最大的交通枢纽柏林火车站下车。据说,这里也已经成为柏林的新景观。
    下车后,步行2分钟就到了德国议会大厦。大厦的正门上方写着一行字“献给德意志人民”,让人肃然起敬。德国议会大厦的拱型玻璃屋顶非常抢眼。据说,人们可 以上到拱型大厅内,向下观看到议会里的活动,同时还可以饱览整个柏林市区。只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了。我们以急行军的速度穿过柏林市中心广场,广场非常大, 很有气势,几座著名的建筑屹立在广场不同位置。来到勃兰登堡门前,确实名不虚传,勃兰登堡门非常壮观,特别是门上胜利女神乘坐四匹马拉战车的铜质雕塑,栩 栩如生,令人赞叹。勃兰登堡门不但是柏林的重要地标,更是德国统一的精神象征。站在勃兰登堡门下,不禁思绪万千。
    距此不远处,是“犹太人墓地”。其实,它是一件大型城市艺术作品。它的主题性和思想性非常鲜明。可以看出,为使人们牢记那段痛心的历史,设计者颇费心思, 创意独特。远远看过去,这件作品是一片大小不一、高矮错落的一个个水泥长方体,酷似棺材,密密麻麻一大片,全是灰色的,阴森压抑。进入广场里面的路面是高 低起伏的,人走进去忽高忽低,让人毛骨悚然,心灵震颤。虽然这里根本承载不下无辜犹太人的冤魂,但如果把它视为对逝者的慰藉和对后人的警醒,是非常有意义 的。那一刻,你不能不想到,前联邦德国总理维利·勃兰特当年“震惊世界的一跪”。那是1970年12月7日,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 前,这一跪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德国对二战惨痛教训的反思和忏悔,以及杜绝纳粹死灰复燃的决心。人们为此感慨:跪下一个勃兰特,站起一个德意志民族!
    清晨的时间非常有限,我们一路小跑,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。其实,所有见到的景物都只能走马观花。转眼时间到了,该回住地了。我们快步来到勃兰登堡门附近的 公交车站。电子站牌上不停变动的数字,显示着汽车到站的准确时间。据说,汽车会很准时到达,但那天汽车晚点了大约1分钟。上车后,我们发现,车上空空荡 荡,只有3个人,沿途上下乘客也很少。在刚才等车时,我们看到有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前,矗立着一块很大的柏林墙墙体残片,与原墙同高,宽约1.5米,上 面是热闹的涂鸦。早就听说,被推倒的柏林墙,其碎片非常热销。这么大的一块,商家一定花了不少银子。不过,效果不错,吸引许多路过游客驻足观看,进店选购 几件纪念品。顺便要提一句,我们参观著名的柏林墙,是在一个晚间活动的路上,顺便绕道前往,一共只停留了十几分钟。虽然时间短暂,柏林墙给我们的冲击与震 撼,至今让我们不能忘怀。
    赶回住地后,我们马上乘车,前往柏林东部地区,拜访一个非政府组织——“东西德历史变迁和工人运动”研究小组,并与其成员进行交流。彼得安排这项活动的目 的,一是让我们途中看看原东德地区的现状,二是让我们更多了解德国统一前后的情况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。
    下午4点,我们赶到卢森堡基金会,拜见老朋友、基金会负责人林克(Link)女士,她来中国时我们见过面。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我们对德国的政治基金会 有了初步的了解,卢森堡基金会与中国有关方面的合作项目不少,我们双方都希望今后加强往来、增进了解、共同合作。

    第五天:走访“威尔第”(Ver.di)和柏林自由大学
    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,大家熟知的《茶花女》、《奥塞罗》等均出自他手。但今天我们要走访的不是音乐家威尔第,而是一个同名的工会——德国联合 服务行业工会(Ver.di)。德国联合服务行业工会近年来名声鹊起,它是德国最年轻的工会,2001年由五个工会合并成立;而且,它是一个发展迅速、十 分活跃的工会,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。
    我们来到Ver.di总部,与Ver.di国际部代表及研究部门的人员,就该工会的作用和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。通过交流,我们了解 到,Ver.di主要以公共服务业的职工为主。与其他工会相比,它的会员最大特点是多样性、复杂性和差别性非常明显。比如,都是Ver.di的会员,银行 职员与超市售货员,在收入及工作条件等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别。接触了Ver.di的研究部门,最大的感受是德国一个产业工会的研究机构,能有如此专业的理论 研究。他们对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,进行深入研究和密切跟踪,数据丰富、分析深刻。他们通过自己扎实而切合实际的研究工作,为公共服务业工会提 供政策依据,担当工会智囊。
    下午,我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柏林自由大学。外边下着蒙蒙细雨,阴沉的天空,不见一丝阳光,但是天气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。
    关于柏林自由大学,有没有标志性建筑物,我们不得而知。我们只是在去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研究所(OSI)的路上,看到它附近的情况。我们的车停在距奥托 苏尔研究所(OSI)不远的马路边上。校园是开放式的,看不到围墙,车子进出自由,但教室或图书馆附近的道路是不能行车的。校园中,绿树成荫,冬季的草坪 仍然是绿色的。一栋栋独立小楼,设计各异。校园里非常安静,图书馆里坐着不少静静读书的学子。
    奥托苏尔研究所(OSI),在一栋看上去比较新的楼房中。它的设计和建材都体现了现代理念。来到二楼,当大家见到迈克尔·菲克特博士(Dr. Michael Fichter)的时候,感到很亲切,是他发出的邀请,使我们得以顺利来到德国访问。
     我们与迈克尔·菲克特博士以及他的同事,就德国劳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。德国同行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深度,对我们启发很大。
    告别柏林的句号,是在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研究所(OSI)画上的。我们带着对柏林的依依不舍和对原东德小城——耶拿的期待,起程了。(未完待续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评论列表
对不起,暂时没有内容!

版权所有 @ 中国工人杂志社     京ICP备09079549号

 技术支持:中国万网